【大师小传】
周仲瑛 1928年出生于江苏如东
著名中医学家、教育家、中医学泰斗,首届国医大师,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批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首届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临床国际贡献奖获得者,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终身名誉会长,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原南京中医学院院长。
他是中医临床大家,医术精湛、德艺双馨;他是中医学术大家,立学立言、守正创新;他是中医教育大家,立德树人、桃李天下;他是中医科学大家,与时俱进、精研不倦......
他就是国医大师周仲瑛。
深耕杏林75载,周仲瑛一生致力于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彰显了一代国医大家的非凡成就和宗师风范。“源于中医,衷中参西;继承发展,回归中医。”周仲瑛用自己的毕生精力,为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作出了卓越贡献。
走上中医之路是“自然而然”
国医大师周仲瑛曾说过,自己走上中医之路,是“自然而然”。
早年,他的父亲周筱斋以擅长治疗痢疾、疟疾、伤寒等急性传染病闻名乡里。幼承家训、耳濡目染的周仲瑛,一直对中医防治急难重症非常关注。周仲瑛回忆,尚在年少之际,他就跟随父亲出诊,晚上则聆听父亲传授医理、医道。
13岁时,周仲瑛正式随父研习中医;17岁时,他已能跟随出诊;20出头,周仲瑛便在家乡开设诊所。1947年,已有一定临床实践经验的周仲瑛考入上海新中国医学院中医师进修班学习。当时沪上著名的老中医授课并临床带教,使他进一步打牢中医理论和临床功底,从中领会不同医派的特长,让他的思路更加开阔清晰。1955年,周仲瑛以优异成绩成为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首批学员,并于1956年毕业后留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
周仲瑛曾任江苏省中医院副院长、南京中医学院(现更名为南京中医药大学)院长。长期以来,周仲瑛重点关注中医内科领域两大问题:一是急症学科,他认为这能补中医之短,可根据临床需要来开展研究,例如非典、流感、新冠等;另一个是疑难病,他认为这能扬中医之长,可发挥中医内科领域的优势和特色。
一生与瘟疫“交手”无数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病死率明显增高,当时江苏属于高发区。”国医大师周仲瑛学术思想传承工作室主任叶放教授告诉记者,江苏省卫生厅及防疫部门领导高度重视,为加强中医药在防治出血热中的作用,1982年抽调周仲瑛教授参加出血热防治工作。周仲瑛临危受命,带领团队深入苏北疫区近十年,经治千余例患者,总结提炼出“三毒致病”等学说,经团队治疗的患者病死率从当时的平均7.66%降至1.11%。
“不仅是当年的出血热,2003年的非典(sars)病毒,再到甲流、新冠,周老从未缺席,一直担心着百姓的安危。即便年事已高不能深入一线,依然远程用电话指导我。”周仲瑛弟子、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向媒体回忆,老师常说,“中医不是慢郎中,抗击疫病大有可为。”
2020年初,93岁高龄的他还在为新冠疫情的防治贡献中医力量。叶放回忆说,疫情发生初期,自己带着搜集整理的有关材料上门请教,“没想到周老敏锐性非常强,早已第一时间掌握了丰富的资料,也已经有了很深入的思考。”紧接着,周仲瑛指导学术团队前往定点收治医院,收集一手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江苏省中医辨治方案和援鄂中医医疗团队诊疗方案的形成,发挥了指导作用。
“按照周老要求,我们每天汇报一次疫情最新进展。小区开始封闭管理后,我们就把搜集来的资料送至小区物业代交,等他逐字逐句修改好后我们再进行完善,循环往复、精益求精。”叶放介绍说,周仲瑛一边电话指导学生们在一线救治病患,一边通过临床资料完善辨治思路。他拟定了《江苏省新冠肺炎中医辨治方案(第三版)》,还研制出系列处方,向省内外推广使用。
除了指导江苏本土“抗疫”工作,他还通过电话沟通的方式对远在武汉一线的弟子们进行指导,帮助江苏省援鄂中医医疗队、国家中医医疗队交出了一份“打胜仗、零感染”的成绩单。
自主创新推进中医学发展
“源于中医,衷中参西,继承发展,回归中医。”周仲瑛一直致力于在自主创新中推进中医学的发展,他认为:“没有传承就没有真正的创新,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创新才具有原创性。”
在江苏省中医院建院初期以及担任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期间,周仲瑛坚持走中医特色的办学方向,主编了一大批全国统编教材。“1962年卫生部在庐山的会议中,周老奉献了他的所有的内科讲稿,1963年我们国家的第二版教材,就采纳了周老讲稿作为蓝本来编写《中医内科学》。”周仲瑛弟子、全国名中医吴勉华教授告诉记者,“周老提出,中医内科要以脏腑辨证为核心,进行中医内科学的系统分类。”
周仲瑛前后主编过7版中医内科学教材,构建中医内科学学科体系是他对中医学科建设的重大贡献之一。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他着手创建内科学总论——辨证论治纲要,确立了以脏腑为辨证的核心、内科疾病系统分类的基础,为临床专业分化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周仲瑛还为中医内科急难症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使其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
耄耋之年,周仲瑛把自己全部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新说进行了总结与升华,以“病机十三条”为纲,系统构建“中医病机辨证新体系”,用传承与创新继续推动着中医学科建设。
他手中的铅笔永不褪色
历经新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的从无到有,周仲瑛始终以中医薪火传承为自己最重要的使命。他因材施教,倾囊相授,弟子遍及海内外,为中医界输送了大批栋梁之才,其中许多人已成为院士、名医、名师、名家。
熟悉周仲瑛的人都知道,几十年来,无论是给学生还是给同事修改审阅文章,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他都会仔细地看,而且都是用铅笔做批注。仝小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说,周老多年来始终没有改变的,就是“倾听”,哪怕是和自己相左的观点。
铅笔的字迹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去,但周仲瑛大医精诚的风范在学生心里永不褪色。2005年,周仲瑛传承工作室成立,8万余份病案、3万余例患者资料的智能数据库建设,为中医传承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周仲瑛深知,病案是中医学术传承的最佳载体之一。
“正是因为周老在几十年的带教过程中,特别注重临床一手资料以及病理的积累,而不是仅仅靠回忆,才给我们传承的临床科研提供了素材。”叶放说:“经过这十多年的探索,我们用计算机,用ai技术,用多种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反复地向周老求证。在周老指导下,我们整理了一系列的周老的学术思想、成果,也探索了一种新的传承方法,这种方法目前国内都在推广应用。”
有了信息技术的帮助,繁重、浩瀚的病案整理工作变得更加高效。使实时保存、整理和挖掘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成为可能。工作室的老、中、青三代付出了十余年的时间,接力完成这份厚重的“传承”使命。
2023年10月2日5时20分,周仲瑛在南京逝世,享年96岁。
周仲瑛一生致力于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他发皇国医、医政双担;植桂培兰,作育英才;德满杏林,泽惠苍生,彰显了一代国医大家的非凡成就和宗师风范。他用自己的毕生精力,为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作出了卓越贡献。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策划 王文坚 孙庆
统筹 刘璞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于丹丹 许倩倩
编导 许倩倩
拍摄 朱信智 吴伟龙
剪辑 许倩倩 马斌
图片由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院提供